据中国国门时报消息,去年4月,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前江工业园区固体废物违法堆放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部当月启动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
据中国国门时报消息,去年4月,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前江工业园区固体废物违法堆放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部当月启动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今年全国两会上,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林腾蛟等13位全国人大代表聚焦危险废物处理,联名建议解决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难问题。建议提出,可在部分单位、行业先行先试,参照海关“分类通关”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近年来,随着环保督察的持续推进,我国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发展加速。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作出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条款,取消了危险废物省内转移审批的有关规定。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这一决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改变了传统的危险废物跨区域的管理思路,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的省内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市场,促进各省危险废物处置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对于危险废物跨省转移,仍然采取审批制。记者注意到,《中国环境报》今年1月刊文称:“跨省转移对于多数企业和生态环境部门来说是‘在刀尖上行走’,很难化解其中的交通运输风险,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减少企业的跨省转移需求。”
根据专业机构预计,2020年,我国危险废物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左右。由于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处置技术要求高,且具有长期性、隐藏性,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废物的特性,决定了其管理、处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林腾蛟等代表认为,当前我国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事件频发,环境风险日益凸显,但危险废物跨省转移难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理和再利用。突出体现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流程复杂,耗时冗长。
按照1999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跨省转移审批许可一般要经过县级预审、市级初审、省级审批,涉及两省6个层级环保部门,*长审批时间达7个月。不同省份要求也不一样,有的需要提供审批表、转移计划、处置合同、运输合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运输许可证、营业执照、年度转移危险废物情况等10余份文件及证明材料,且跨省转移危险废物无法采用网上电子联单。
“部分审批事项甚至在等待接收地来函的过程中就超出了转移有效期,需要重新申报,既浪费行政资源,又制约企业发展。”林腾蛟等表示,这导致一些企业要么将危险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在厂区,给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带来二次污染风险,要么迫于正常生产运行的需求,做出“宁可再买,不愿再生”的无奈选择。
对此,林腾蛟等13位代表建议采取以下举措,解决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难问题。首先,创新审批手段,统一、精简不同省份的申报材料,减少审批层级,优化审批模式,大力推行网上转移审批和转移电子联单制,明确并压缩环境审批时限,提升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效率。其次,探索区域合作试点跨省转移备案制,各省制定重点危险废物“负面清单”,清单外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可简化、放开。第三,创新监管手段,逐步实现“单纯审批”到“过程监管”的转变。同时,加强危险废物处置的信息公开,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第四,可在部分单位、行业先行先试,对产生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的单位进行分类,参照海关“分类通关”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此外,环保部门可定期对辖区内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开展培训,帮助企业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据了解,分类通关是指海关通过科学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综合企业类别、商品归类、价格、许可证件、贸易国别、航线、物流信息等各类风险要素,按照风险高低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在通关过程中采取不同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程序,实施差别化作业的通关管理模式。